【观察】我国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

来源:顺博官网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4 16:37:24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在数字技术浪潮与文化消费模式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慢慢的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创新活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了重要地位,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本文将从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发展历史、产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几个方面做浅析。

  “动漫”一词正式登上舞台,是1998年11月大陆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的创刊。其出现还在于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联系紧密,所以日本动画和漫画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动漫时代》这样综合了日本动画和漫画资讯的杂志。随着中国本土动画和漫画产业的发展,其定义已超越单纯的日本动画与漫画范畴,涵盖国内外所有动画、漫画及其衍生作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文化现象。

  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中国动漫产业产值已从2015年的不足12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5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这主要得益于内容创作的丰富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受众群体的广泛化。具体而言,网络动漫市场规模为398.7亿元,占比15.79%;动漫电影市场规模为79.9亿元,占比3.16%;衍生品及别的市场规模为2046.40亿元,占比81.05%。

  泛二次元人群是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区别于低幼动漫市场,泛二次元动漫市场由于受众人群年龄更大、消费力更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广泛传播,特别是95后、00后等年轻世代的深度参与,动漫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一直增长,2023年规模已达4.9亿人,预计在2026年将突破5.2亿人,占据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Z世代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激发动漫市场的潜力。这一群体对动漫的热爱和追求,将持续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的动漫产业历史悠远长久,其发展的脚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中国动漫作品多以传统故事为题材,通过手绘动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些作品虽然技术相对简单,但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渊源。例如,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了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诞生;1941年亚洲第一部动漫长篇《铁扇公主》诞生。这些作品对中国早期的动漫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多次起伏和挑战。改革开放后,国外动画作品的涌入对国内动漫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原创动画一度陷入低谷。这一时期,中国动漫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进入21世纪,随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产动漫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步入了持续快速地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一时期,国产动画的创作理念发生了显著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低龄儿童市场,而是大胆拓展至青少年乃至成人群体,催生了如《我为歌狂》、《封神榜》等一批题材多样、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好评,也标志着国产动漫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日本、欧美等国的动漫作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入中国市场,极大地丰富了国内观众的动漫文化视野,也促进了中国二次元文化的蓬勃发展,二次元群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文化消费偏好的多元化,也为国产动漫提供了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的宝贵机会。

  在此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网络动漫为核心,动漫电影为重要支撑的新格局。网络动漫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动漫电影则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制作和精细化的市场运营,不断的提高国产动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两者相辅相成,一同推动了中国动漫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动漫是极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逐步优化产业体系、扩大消费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为加速动漫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构建了一整套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扶持与规范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从内容创作到市场流通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强调新兴技术与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动漫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3D 和巨幕电影等新兴起的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印刷复制、广告服务、文化娱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演出、娱乐、艺术品展览等传统业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动漫产品质量,扶持内容健康向上、富有创意的优秀原创动漫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培育民族动漫创意和品牌,加大对优秀动漫创意人才的扶持力度。进入“十四五”时期,《“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布局一直在优化,文化供给质量显著提升,文化消费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中国动漫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国产动漫将继续在内容创作上发力,深入挖掘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元素,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随着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崛起和审美偏好的变化,国产动漫将更看重品质提升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优化,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动漫产业将加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特别是AI、VR、A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为动漫创作、制作、传播及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带来革命性变革。这些技术不仅仅可以提升动漫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沉浸感,还能拓宽动漫内容的展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

  此外,在数字化的经济与文化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产业领域,而是积极践行“动漫+”,深层次地融合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多元化、开放性的产业生态。这将为动漫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同时也将推动动漫产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在国际舞台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也将迎来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将有力提升中国动漫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更将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